【影】《夏日悄悄話》 — — 從海邊回來之後

Trifles
Apr 29, 2023

*涉及劇情討論,介意請斟酌後點開

source: filmaffinity

女主角凱特是辛苦的小女孩,有賭博成癮的爸爸,以及疲於應付眾多孩子與繁重家務的媽媽。凱特在一眾兄弟姐妹之中是最安靜的一個,受姐姐們排擠,在學校表現也差,哪裡都沒有容身之處。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,凱特到有錢阿姨家裡過暑假,有舒服的床跟乾淨的衣服;阿姨溫柔至極,姨丈沈默寡言但以自己的方式疼愛凱特。只是他們給凱特穿男孩的衣服、房間的壁紙上畫著小小的蒸汽火車,阿姨ㄧ家有自己的過去和秘密……

電影的開場馬上讓人想起楚浮的《四百擊》。學校裡同學打翻牛奶在凱特身上也沒有多看她一眼,她去廁所清理,還被剛好撞見的姐姐們取笑。凱特拔腿就跑,一路跑到學校的圍牆旁,一躍而過 — — 太像《四百擊》的最後,少年Antoin從少年感化院逃跑,越過圍牆,一路奔向海邊。兩個都是在家、在學校受盡挫折的小孩,都找不到自己的容身之處。然而Antoin跑向海邊,發現再也無路可跑只好轉身,電影結束,定格在他折返的身影。那是一個安靜的鏡頭,但每次想起來都覺得是個好傷心的畫面,因為你知道他無路可走了:海是自由的象徵,但對逃跑的孩子來說那只是另一種絕路。

但《夏日悄悄話》像是《四百擊》的if線,凱特不用跟Antoin一樣,她是翻越圍牆後,被找到、被帶回家的小孩。

電影中段,凱特會從鄰居的口中知道(但觀眾大概早就在猜測)阿姨跟姨丈曾經有個兒子,跟凱特差不多年紀的時候溺死了。凱特睡的是他的房間、好幾個禮拜都穿著他的舊衣服、狗不能進屋子因為大人把男孩的死怪在狗身上。凱特剛到阿姨家,阿姨說這個家裡不能有秘密,家人之間不該有秘密,秘密是羞恥的,而他們不能成為可恥的人。但這番告誡與他們對凱特的隱瞞對照下來看其實略帶諷刺。要大人跟一個小女孩解釋有另一個男孩死在這裡可能不合宜,但他們讓凱特穿兒子的舊衣長達兩個禮拜,讓凱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某種替代品,同樣不夠光明磊落。

結果看起來這麼好的大人還是有秘密。

事情揭露的那一刻,一度在猜電影溫柔的筆觸會不會轉彎,會不會就這樣跌進童年純真(innocence)的幻滅。但是溫柔的大人還是支撐起溫柔的世界。姨丈帶著凱特到海邊,他們在沙灘上發現撞壞的柵欄,姨丈說有些馬會衝出柵欄,跑進海裡,漁夫有時會在海裡找到馬。有一次,一匹馬躺在海岸邊一動也不動,眾人以為牠死了,但有人把牠帶回家,細心照顧,最後那匹馬好了起來,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健康。沈默害羞但擅長跑步的凱特就是故事中那匹馬 — — 她逃跑、她受傷,但有人帶她回家,她會好起來。

凱特的安靜與內向在電影中從來沒有被等同於脆弱。阿姨一家不但不貶低凱特的安靜、允許她安靜,甚至將安靜視為可貴的特質。凱特的對照組是多嘴又壞心的鄰居,她假意要照顧凱特,但她的每個動作、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在刺探別人的隱私,並想從中尋找傷害別人的素材。鄰居跟姨丈抱怨凱特「太安靜了」,姨丈卻回應說這樣很好,比起亂說些不該說的話好多了,並要凱特記住,希望她永遠、永遠都不需要覺得她必須開口「說些什麼」。

身為一個小時候很內向的人,難免被姨丈說的話打動。安靜好常被當作一種負面,甚至是異常的特質。外向活潑的人才討人喜歡,安靜的人要想辦法改變自己,其他人才會接受你。姨丈叫凱特不需要為別人開口的時候,也許真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這麼真誠的說「安靜」沒有關係,「安靜」可以理直氣壯。但所謂「不說不該說的話」又難免要繞回到秘密的問題。這句話的言下之意是,有些事情不需要讓所有人知道,但別人不知道的話,那些事自然而然就成了秘密。而秘密的殺傷力有時可以很強。凱特也的確差一點點,就要被秘密給傷害。

但,就像電影不否定安靜,故事走到最後也重新檢視秘密扮演的角色。暑假結束,家裡寫信來要凱特回家準備開學。出發前,凱特想幫忙提水,趁著大人不注意時溜出屋子,自己去了井邊,掉進井裡……大概只差那麼一點,凱特就會死掉。但她沒有。她自己從井裡爬出來,被著急的阿姨找到。最後凱特發燒生病,送回家裡時還在打噴嚏。爸爸媽媽問她怎麼回事,她騙了父母,和阿姨及姨丈一起,把掉進井裡這件事變成秘密。阿姨說過家人之間不該有秘密,而秘密在這裡便重新定義了家人 — — 家人並不是血緣的遠近,而是你和誰共享秘密。秘密可以傷人,也可以幫人繫上羈絆。

本來覺得電影對阿姨一家的態度很曖昧,畢竟他們的確是粗心大意才讓凱特有機會跑到井邊;有兒子的前車之鑑在前,他們竟然沒有格外謹慎,而且事情發生後還想瞞著凱特的父母…….但故事的結尾是,凱特不顧一切追上姨丈即將駛離的車子,姨丈在柵欄邊,緊緊抱住她。所以這些過錯最終還是成了無關緊要的事吧。大人會犯錯,會犯錯就會有秘密,有秘密就會有傷害。這部電影裡有愛你但傷害你的大人、不愛你也只想傷害你的大人、愛你也不想傷害你,但終究還是傷害你的大人。似乎在說,不受傷是不可能的,再怎麼愛你的大人也難免讓你受傷,但重點是受傷後要怎麼好起來。

在某些情況下,孩子再也沒有機會好起來;但在阿姨與姨丈身邊,凱特可以好起來,所以她們是凱特最後選擇共享秘密的「家人」。電影的開頭,凱特一度讓我想起簡愛,有一種寄人籬下的不自在,所有的屋子看起來都陌生,所有行為都必須小心奕奕。但凱特是在自己家裡寄人籬下。離家對她來說反而是真正的「找到家」。

法國新浪潮愛拍反叛的少年,鏡頭裡總是有奮力奔跑的年輕人,他們從不友善的環境中逃跑,他們知道自己不要什麼樣的社會,卻迷茫找不到替代方案,只能沒有終點的跑下去。《夏日悄悄話》像是把《四百擊》從尾巴撿起來,接著演下去 — — 逃跑的青年終於遇到可以接住他們的大人,逃跑的孩子終於有機會跟大人和解。

其實理論讀久了,看到「愛」、「家庭」、「親情」之類的概念就會警鈴大作,因為很多時候這些東西都只是一種馴化工具,或是false promise,讓你以為有了這些你的人生就會好了。但事實是,有很高的機率不會。人生是不會好的。有的時候覺得正確的姿態應該是要一直逃跑下去,不要以為「這樣就是好的」,不要為任何事情駐足……但一直跑下去果然很累吧。看完《夏日悄悄話》後還是忍不住希望楚浮的Antoin最後跟凱特一樣,從海邊回來後找到了可以去的地方。

(2023年4月初發表於個人其他SNS)

--

--